弹钢琴的朋友们肯定都好奇过:那些传说中"反人类"的钢琴曲到底难在哪?今天就带大家扒一扒这些让职业钢琴家都头皮发麻的琴键噩梦,看看人类手指的极限究竟在哪里。
当钢琴谱变成"天书"
李斯特的《唐璜的回忆》简直就是钢琴界的珠穆朗玛峰。这首长达17分钟的改编曲把莫扎特歌剧里所有高难度段落打包重组,光是看着谱面上密密麻麻的十六分音符就让人眼晕。据说连李斯特本人晚年都拒绝公开演奏这首曲子,你就知道有多变态了。
拉赫玛尼诺夫的《第三钢琴协奏曲》有个外号叫"拉三劝退曲"。第一乐章开场那串和弦跳进就像在说:"业余的请自觉离场"。俄罗斯钢琴家们甚至流传着一句话:"弹好拉三,要么进医院,要么进坟墓。"
当代钢琴家的"自虐"挑战
现代作曲家们更是把钢琴当成了实验场。利盖蒂的《魔鬼的阶梯》要求演奏者两只手保持完全不同的节奏型,相当于同时用左右脑解两道数学题。有钢琴家吐槽练这首曲子时,感觉自己的左右手快要闹离婚。
凯奇的《预制钢琴曲》就更离谱了——要在琴弦之间塞螺丝钉、橡皮擦,把好端端的钢琴变成打击乐器。这哪是在弹琴啊,分明是在搞五金维修!
为什么总有人挑战极限?
看着这些曲谱就手抽筋,为什么还有人前赴后继地挑战?就像登山者说的"因为山在那里"。对钢琴家来说,征服这些曲目就像拿到行业内的黑带认证。每次看到有人完整弹完《伊斯拉美》,台下观众那种目瞪口呆的表情,就是对演奏者最好的褒奖。久久经验网 wWW.exP99.CoM
记得有次听音乐会,演奏家弹完普罗科菲耶夫的《第二钢琴协奏曲》后,整个人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。但你看他谢幕时的笑容,分明写着:"值了!"这种突破自我的快感,大概就是音乐最迷人的地方吧。
下次再听到有人说"钢琴考过十级就很厉害了",你可以笑着告诉他:在真正的钢琴巨作面前,十级连入门都不算。不过话说回来,咱们普通弹《梦中的婚礼》不也挺好吗?至少手指不用打石膏呀!